今年5月,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曾说过,当下零售市场已开始进入存量竞争阶段,永辉将回归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民生超市的原点,通过创新商业模式,加强 科技 能力和供应链能力,让家庭主流顾客回到永辉的门店,在存量中做增量。
近日,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《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》称:2017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增速达23%,市场规模超过1900亿元,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,且一二线城市市场空间巨大。
除在一线进行规模扩张,便利店开店潮同时也快速涌入三线城市,尤以连锁品牌便利店为主。根据CCFA数据,2015-2021年中国便利店呈加速增长趋势,尤其2020年同比增长42%。截至2021年末,中国便利店门店数达到23万家,总比增长31%。
业态层次不齐,差距明显 目前零售行业主要有大型综合超市、超级市场、便利店、专业店、专卖店、家居中心等,没有类似沃尔玛的超大型零售企业,多为区域性大型零售企业,对于小地区来讲,一家零售企业管一个片区域甚至一个社区。
但对于王慧这样的个体经营者,他们更像在行业变革的洪流中奋力求生。总的来说,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如同一场马拉松,个体经营者如陈云、小罗和王慧,尽管面临诸多困难,但并未放弃目标。他们的故事,让我们看到了行业的繁荣与挑战,也揭示了在资本驱动的扩张背后,个体创业者们的坚韧与不易。
社区便利店的生存现状引发了行业内的深思。全时便利店,一度是本土便利店的佼佼者,如今却面临关店潮,其官方公众号甚至发生了账号迁移。这一现象,不禁让我们思考,社区便利店的生存之道何在?全时的困境,揭示了连锁品牌便利店在成本控制和经营上的挑战。
1、但也有临期食品店店主表示,“很多人觉得临期食品毛利率高,是个躺着都能赚钱的行业,但真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。” 目前,临期食品尚处于早期创业爆发期。其仍面临供应链不完善、货源不稳等诸多难题。
2、从长期看,临期食品属于短需行业,不可持续,市场极易出现迅速饱和,导致激烈竞争。临期食品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行业,尤其是最近两年,临期食品升温特别快。
3、从供给侧来看,这十几年间,消费品尾货的量大大增加了。小象生活的创始人粟海辉向全现在解释,产品和尾货的增多是因为新品牌爆发式崛起。老品牌为了应对新品牌的挑战也不断推出新品牌和产品(比如说农夫山泉推出过多个气泡水或苏打水品牌)。这带来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库存的红利。
4、临期产品一般都是即将变质的食物, 如果没有及时卖出就会成为垃圾。因为食品没有那么新鲜,口感可能也不如新品。临期产品的出售价格都偏低,这也是它有市场的原因。即使临期食品的利润空间没那么大,就算按成本价卖出也比放过期扔到垃圾桶里面强。